时间:2022-12-14 18:33:16 | 浏览:1406
#头条创作挑战赛#
打开中国的每个日历,我们会发现每个日期下面都会有一个中文写的数字,例如初一、十五等。代表的是中国人独特的时间系统:农历。
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都是以农历来标记的,比如中秋节,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、还有二十四节气,都是按照农历来标记。
要了解中国的农历,首先要了解古人是怎么认识时间的。
老祖宗通过观测日月星辰的变化来划分时间。
汉语里,日是太阳的意思。从日出到日落再到下一次日出,代表着太阳的一个循环。所以一日就是一天,日同时也代表白天。
通过观测太阳的影子,古人定出了岁的长度,即一个太阳年。老祖宗发现一年中最特别的四个日子,分别是白天最长的夏至,白天最短的冬至,日夜等长的春分和秋分,这四个时间点被中国人称为四时,成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标志节点。
岁和时合成为岁时,是中国古时候的时间系统。
汉语里的月是月亮的意思,人们发现月亮的样子在不断变化,有时像弯弓,有时像圆盘,中国古人就将月亮的圆缺周期称为一个月,其中每月满月的那天定为十五。
在观测天象的过程中,中国古人发现了一个问题。四季的更替以太阳绕地球一周为周期时,一岁需要365.25天,而以月相变化的十二个月为周期时,一年只有364天。前者被称为阳历,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就是阳历。后者被称为阴历,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历法。
而中国人使用的历法,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,中国古人每四年增加一个闰月,使历年的长度约定于一个太阳年,并和自然季节大致配合,后人把这种历法称为农历,用于指导农业生产。
农历既能反映月亮的变化,又能反映季节的寒暑变化。中国古人从日夜交替中产生了日的概念,从月的圆缺变化中产生了月的概念,从寒暑的变化中,产生了四时、年、岁的概念,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阴阳合、农历。
特别声明: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“新华号”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。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,今天明明不是自己的生日,却意外收到了来自朋友的惊喜。产生这样误会的原因其
元旦一过,中国人就开始等着过年了。于是,不少人最近都在查农历:今年过年是几月几日呀?过年是大事,国家也将春节定为十分重要的节日,假期天数和国庆假日相同。春节多是书面或比较正式的称呼,民间仍习惯称其“过年”。农历十二月三十日,是传统计年的最后
作者: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 周仲谋宁夏作家郭文斌的小说《农历》,试图通过对传统故乡的回忆,为现代人接续断裂的传统文化之根,呼吁人们回归久违的精神家园。在消费文化语境中,《农历》有着优美的意境和难得的祥和之气。小说把曾经的苦难化为
很多人认为:农历就是阴历,公历就是阳历,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。下面一文看懂这四种历法到底有什么区别。想了解这四个概念,首先需要知道古人用什么来衡量时间?最直观的就是一天,基本都是用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来衡量的。但是,用什么来衡量比一天还长的时
日期,是每个人天天都离不开的,但关于“阴历”、“阳历”、“公历”、“农历”之间关系与区别,真正不知道的人并不在少数。在民间一些重大事情书写日期上看,不伦不类者多见。如2021年四月初三。这还好些,知道前边写的是公历年,后边写的是农历月日。如
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,我们常说的阴历和阳历是不同的,那么你知道阴历和农历其实并不是同一回事情吗?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?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索一下吧!什么是阳历阳历,是现在世界通行的纪年方法,也叫“太阳历”、“新历”,是由罗马人发明的,他们根
“乘舟二闸欲幽探,食小鱼汤味亦甘。最是往东楼上好,桅樯烟雨似江南”。这是一首清代的小诗,描述的是民间农历六月六出游的场面。农历六月六,如今已经逐渐被淡忘的民俗节日,年龄小一些的朋友可能对这个节日非常陌生,一些老人可能还能想到“六月六,晒红绿
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农历不等于阴历,也不等于阳历。阳历、阴历是两种分类。公历、农历,以及“几月初几”,都是特定的历法。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,又有阴历、华历、夏历、汉历、中历等名称。所以,农历既有阴历又有阳历的成分。农历是阴阳合历,指兼顾太阳、月
大家有时候在填写表时说:“我的出生日期是按照阳历算还是阴历算呢?”这句话其实是有问题的,把阴历和农历混为一谈了。现代人多以阳历记录日期,很多人分不清农历和阴历的区别,其实它们并不是同一种历法,那么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?一、阳历、阴
事实上,农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,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历法形式。在不同时期,曾经也被称为夏历和旧历,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阴历。简单说,农历是中国古代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动情况,而制定的历法。农历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,已经沿用了很长时间。它指引着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