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12-14 18:34:39 | 浏览:2169
事实上,农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,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历法形式。
在不同时期,曾经也被称为夏历和旧历,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阴历。
简单说,农历是中国古代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动情况,而制定的历法。
农历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,已经沿用了很长时间。
它指引着中华民族春种秋收,是广大华夏子孙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,承载了延绵不绝的国学文化。
随着古代社会的进步,农历发展成为社会上最常用的历法形式。从农历发展的历史来看,它最早被使用于夏朝,故有人将它称为“夏历”。
但是有专家认为,农历和阴历不是一码事,那么,农历和阴历到底有什么区别呢?
中国的节日除了清明节,其他传统节日都是根据阴历来推算的。
因为很多传统节日与月亮有关,阴历是纯月亮的历法。
平常所说的“五黄六月”、“寒冬腊月”,是说农历中的“五六月”是小麦成熟的季节,气温较高。
当然,说“腊月”是隆冬,指气温较低了。
事实上,古人发现完全按照月亮的周期变化,不能很好地指导农事活动,以及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。
于是,结合太阳的周期变化,对季节的影响,推算出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,所以二十四节气来自农历,而不是阴历。
农历每月的天数根据月相而定,30天的称为大月,29天的称为小月。
遇到闰月的年份,天数一般为383天或者384天,所以每个春节对应的阳历日子也不固定,但基本都在立春前。
大家可以观察一下,凡是闰月都只有一个节气,比如2020年就是闰四月,只有芒种一个节气。
闰月的设置其实很简单,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,平均每个月有2个节气,如果哪个月只有一个节气,就把这个月设为闰月。
事实上,在春秋时代就采用“十九年七闰”的方法,每19年设置7个闰月。
很多人认为农历就是阴历,其实它们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。
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,中华民国政府的建立,西方的公历逐渐采用,也称“新历”,方便和旧历区别,就是我们现在普遍说的阳历。
上面提到的旧历,属于阴历还是阳历呢?
事实上,都不算,中国自古以来用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历,简称“农历”。
那么,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?
许多人都把我国广大人民使用的农历看做是阴历,甚至直接把农历叫做阴历,这都是不对的。
历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:
第一种是阳历,是依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制定出来的,目前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公历,就是阳历的一种。
阳历的一年是365天又四分之一天不到一些,阳历平年是365天,闰年是366天。
第二种是阴历,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规律制定出来的,阴历的大月是30天、小月29天,12个月是一年,一年354天或者355天。
阴历每年与阳历相差11天左右。
时间久了,差距太大,比如3年就相差一个月了,所以要用闰月来消除这个差距!
说白了,历法,是推算天象以定出岁月时日之法。
夏历、农历、阴历三者是从不同角度来表述中国历法的。
说“夏历”是指从夏代已开始使用之历法,比“公历”早了足足两千年。
称它为“农历”是说此纪年法配合农时,能够指导耕作。
还有“旧历”之说,当是相对“公元新历”而言了。
中国人自古早有阴阳之说,把世间万物以阴阳界定。就“阴历”来源来看,是与“阳历”相对言。
综上所述, 翻开日历一看,显眼的大字是表示公历日期,下面还有一行小字,也表示同一天日期,这就是我国特有的日历,农历。
阴历是按“月有圆缺”来表示日期的。
月亮的圆缺,这在古代人看来,也是自然界中相当稳定的一种周期现象,所以,阴历就是以这种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来计算时间的,月亮在我国古代叫做太阴,便叫做太阴历,即阴历。
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也不是天的整倍数,约为29天半的时间,据现代的测量,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29.530589天,合29天12小时44分3秒。
但是,农历比阴历更加复杂,他融合了农事和二十四节气,纯粹的阴历根本没有二十四节气,有没有敢于农业生产的时节内容。
可见,农历和阴历不是一码事,两者表现的内容差别很大。农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历,与此同时它又能够结合农耕,具有实用价值。
一起聊一聊农历和阴历的故事,欢迎关注!
作者|龚柳辉
福建日报·新福建客户端 9月8日讯(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尹先琳)9月7日是白露节气,标志着盛夏的炙热已逐步消退,迎来了秋日的温婉与美好。当天,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党支部在莆田绶溪公园举办以“党建引领暖人心,白露养生治未病”为主题的
新华社天津1月13日电(记者周润健)13日,进入农历十二月,民间俗称腊月。进了腊月,这“年”的脚步也就近了。天文专家表示,即将到来的农历辛丑年没有闰月,是一个平年,全年共有354天。天文教育专家、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,中国农历根据月
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先民认识世界、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,是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,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着古人的种田农作,即使现在,其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。中国气象局国家气
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圣诞节25农历十一月初八日丁酉年【鸡】壬子月丙戌日宜祈福 斋醮 纳采 订盟 解除 架马 开柱眼 修造 动土 起基 上梁 归岫 盖屋 合脊 掘井 除服 成服 破土 栽种忌移徙 开市 入宅 安葬喜神月空 时阳 生气
元旦一过,中国人就开始等着过年了。于是,不少人最近都在查农历:今年过年是几月几日呀?过年是大事,国家也将春节定为十分重要的节日,假期天数和国庆假日相同。春节多是书面或比较正式的称呼,民间仍习惯称其“过年”。农历十二月三十日,是传统计年的最后
作者: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 周仲谋宁夏作家郭文斌的小说《农历》,试图通过对传统故乡的回忆,为现代人接续断裂的传统文化之根,呼吁人们回归久违的精神家园。在消费文化语境中,《农历》有着优美的意境和难得的祥和之气。小说把曾经的苦难化为
新华社天津2月5日电(记者周润健)5日,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,民间习惯称这一天为正月初一。农历的第一个月不叫一月而叫“正月”,这是为什么?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。历史学者、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,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产实践中,根据北斗斗柄
很多人认为:农历就是阴历,公历就是阳历,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。下面一文看懂这四种历法到底有什么区别。想了解这四个概念,首先需要知道古人用什么来衡量时间?最直观的就是一天,基本都是用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来衡量的。但是,用什么来衡量比一天还长的时
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农历不等于阴历,也不等于阳历。阳历、阴历是两种分类。公历、农历,以及“几月初几”,都是特定的历法。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,又有阴历、华历、夏历、汉历、中历等名称。所以,农历既有阴历又有阳历的成分。农历是阴阳合历,指兼顾太阳、月
大家有时候在填写表时说:“我的出生日期是按照阳历算还是阴历算呢?”这句话其实是有问题的,把阴历和农历混为一谈了。现代人多以阳历记录日期,很多人分不清农历和阴历的区别,其实它们并不是同一种历法,那么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?一、阳历、阴